地方志說
  同福路位於海珠區,東起江南大道北,西至洲咀路,是廣州河南主要的商業、交通要道。清代時,同福路屬於番禺縣茭塘巡檢司管轄,1926年開闢為新式馬路。1928年,番禺縣靠近珠江前航道的南岸,即開發較早的同福路、南華路、紡織路段及附近地域劃歸廣州市管轄。同福路得名淵源於海幢寺。海幢寺原屬於廣州佛教“五大叢林”之一,位於今同福中路,始建於明末,原為富紳花園,僧人光牟、月池募捐得地建佛堂和準提堂,取佛經“海幢比丘在昔能修習《般若波羅蜜》成佛”之意,取名“海幢寺”。清初,藩王尚可喜、耿繼茂將按宗藩形制燒造的琉璃瓦施予寺院,以海幢寺為主題的“海幢春色”為清代著名的羊城八景之一。清末民初,海幢寺規模遠較今日為大,以致於民國初開同福路時,把寺院腰斬為南北兩部分。得益於海幢寺繁盛的香火,同福路一帶既聚居了一批士紳名流,也聚集了一批頗具特色的食肆。清朝推翻後,廣府地區有名的食家“太史公”江孔殷移居同福路,購置大量土地,在此創製新菜,宴飲賓客,名聞省港澳。尋常食肆隱藏在路邊、窄巷中,腸粉、燉湯、清粥、雲吞面、瀨粉,用舌尖來感觸廣州味道。覓食於街巷,還能領略同福路不一樣的騎樓藝術。同福路臨街騎樓多為商鋪,一般兩三層高。民國初建時,業主多是十三行商人或歸國華僑,引入了大量西洋騎樓形式,燈影花卉、灰雕裝飾、千秋窗、捲草花以及各種幾何圖案,精緻典雅,較河北(珠江北)的騎樓別有一番風味。碧玉深閨的雋永需要你在日落斜陽處,細心體會。
  廣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 陳喆
  實習生 左秋怡 吳璇 姚瑩
  撰文:南方日報記者 朱偉良 張西陸統籌:鄭佳欣 陳文敏
  策劃:薑玉龍 黃小晶 譚亦芳 鄭佳欣
  穿過海珠橋,沿著江南大道北,在江南大道北與小港路的交叉口,向西而行,便轉入了同福路。在東西延伸的路上,可見區教育局、市地方稅務局、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、區司法局等單位。從民國至今,同福路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。
  說起騎樓,許多人會想起上下九、沿江路、恩寧路,鮮有人知海珠區同福西路也有騎樓街,這是廣州河南(指海珠區)現存較完整的騎樓群之一。
  同福路始建於民國15年(1926年),以同福西路起建路,因在同福大街旁得名,1966年因歷史原因被當局更名為向群路,1981年複名。同福路分東、中、西三段,全長2750米,東西走向,東起江南大道北,西至洲咀大街。這裡有騎樓小吃街,也有老舊的“老廣”平房,還有高聳的住宅大廈,可以說是古今兼美。
  88年的歷史,不長不短。深秋日下,踏在蜿蜒的石板路上,觸摸歷史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,尋覓失落已久的同福往事,雖無良辰美景,卻得賞心樂事。
  老宅高樓古今兼美
  沿著同福路東段往西行,在騎樓街上的某條小巷內,補鞋匠忙著穿針走線,雜貨店的老闆娘招呼著過往路人,鑽進去,一個小牌坊豎立面前,這裡便是蒙聖社區。
  據考究,“蒙聖”中的“聖”為秦代名將蒙恬。明初,太學生蒙安編寫了一本《番禺蒙氏家譜》,認為番禺(今廣州)蒙氏為蒙恬兄弟後裔。蒙安晚年在珠江南岸的花洲(即今海珠橋南端西側和蒙聖里一帶)定居,後來這一帶便成為蒙氏聚居的村落。為緬懷先人,蒙氏尊蒙恬為“聖”,稱這個地方為蒙聖。
  1950年,蒙聖區、洪德區和海幢區三個老區合併,成立河南區。1952年,市區管界重新劃分,區轄街道進行調整,蒙聖區被劃分為紡織、躍龍、南田等街道。雖然仍有街道沿用“蒙聖”名稱,如蒙聖橫、蒙聖橫後街和上、下蒙聖街等,但蒙氏族人的生活痕跡難再尋覓。
  在如今下蒙聖社區的位置,入口處立著一座小小的牌坊,上面刻著“下蒙聖”幾個蒼勁的大字。腳下是一條青石板路,曲折延伸至海珠橋,兩旁擠滿了低矮的平房。陳婆婆在這裡生活了80年,幾乎與這條一同出生與成長,起初這裡的房子不多,居民想建房,有人出地有人出錢,一家居樓下,一家居樓上,各占一半產權。她回憶,解放前這裡曾作為市場之用,實際是多家雜貨鋪形成的小集市。後來社區里建起了小學,集市慢慢萎縮,直到改革開放後形成了現在的老市民街區。
  一牆之隔,拔地而起的商業高樓包圍錯落有致的古居民宅,腳步匆匆的白領與慢悠悠閑逛的居民擦肩而過。經常可以看見穿著家居服、踢著人字拖的街坊,坐在自己門前,與三五鄰居閑聊。蹬著三輪車的工人在穿過巷子時,操著獨特的地方口音提醒人們留心。在這裡,小市民過著悠然自在的生活,不會被時代前進的步伐所遺忘。
  香火繚繞海幢寺
  位於同福中,是著名的海幢寺,又名海幢公園。走在海幢寺內,昔日革命的硝煙已消散,取而代之的是悠長的平靜。繚繞的香火、深遠的誦經聲纏繞著莊嚴的殿閣,而在殿閣前的空地,樹陰下、長椅上,坐著頭髮花白的老者。他們或下棋,或閑聊,或逗懷裡的小孫子發笑。誰又能知道海幢寺的往事?
  《廣東通志》記載,海幢寺在河南,蓋萬松嶺福場園地也。舊有千秋寺址,南漢所建,廢為民居。明末,富商郭龍岳購得舊址,建成花園。清初,光牟、池月兩位僧人向郭龍岳募緣,於後花園建起一間佛屋,命名為“海幢”。經過三百多年的經營,海幢寺成為廣州“四大叢林”。南漢時期該處有千秋寺,後廢為民居,明代成為郭氏花園。
  明末清初,光牟、池月兩位僧人向園主郭龍岳募緣得地建佛堂後,依佛經“海幢比丘潛心修習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》成佛”之意,將佛堂取名為海幢寺。海幢寺既是弘揚佛法之所,又是廣州旅游勝地之一。寺內曾有“古寺參雲、珠江夜月、飛泉卓石、海日吹霞、江城夜雨、石磴叢蘭、竹韻幽鐘、花田春曉”八大景點。
  1900年,興中會成員陳少白等在海幢寺內諸天閣開辦“採南歌劇社”。創辦初期,劇社成立戲劇學堂,專為培養宣傳革命的粵劇演員。
  1901年,後來成為同盟會成員的黃節,在同福西路內街龍溪首約創辦了群學書社,後遷至海幢寺,更名為“南武公學會”,向國人傳播西方先進文明。1905年,在此基礎上,黃節成立南武公學,後改為南武中學。
  1932年海幢寺闢為河南公園,1933年更名為海幢公園。抗戰時期園內設施為日寇盡毀,抗戰勝利後和解放後都對公園進行過多次修葺。“文革”期間海幢寺慘遭浩劫,文物古跡盡遭破壞,各種佛像等藝術精品均無一幸免。
  上世紀90年代初,海幢寺得以重新修複。如今的海幢寺,氣魄雄偉,飛檐寶頂,凈域宏敞,有三十多位僧人。大雄寶殿供奉的三座銅佛,高十多米,稱三世佛,即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佛。過去佛為迦葉諸佛,現在佛為釋迦牟尼佛,未來佛為彌勒諸佛。重建後的天王殿內,四大天王威風八面,栩栩如生,其高度、體積為廣東省境內寺院之最。
  騎樓商業街名噪一時
  民國初年,“騎樓”建築從南洋傳入廣州,風靡全城。不同於西式騎樓,同福路騎樓以中式騎樓建築為代表,保留了嶺南“馬路—鋪廊—行棧”的街道空間模式,更有中國南方傳統民居的特色。牆壁和樓柱裝有花雕和淺浮雕,圖案多為彩雲,寓意吉祥、多福。樓層正面牆上併排著兩至三扇窗,窗格裡鑲嵌著彩色玻璃,五彩爭勝,流漫陸離,是最具有中式特色的滿洲窗。
  同福路曾是名噪一時的商業旺地,是老廣州典型的商業建築。騎樓兩旁鱗次櫛比的小商鋪,在流金歲月中積澱下來。上世紀的鐘錶店、理髮店、鎖匙鋪、涼茶鋪……方格地磚、木製柜子、佈滿鐵鏽的推拉門和泛黃的玻璃櫥窗,老店鋪仍然維持著數十載前的模樣。
  15年前,陸師傅在同福西路上開了一間鐘錶維修店,並一直維持到現在。陸師傅回憶,初時,同福西路上有不少商鋪,如髮廊、酒樓等,生意也不錯。後來,街上的兩間銀行搬遷,過往的行人減少,生意變淡,商鋪也就陸續搬走。“我應該是這條街上開店最久的了”,陸師傅說,“不過,現在附近的樓盤多了,很多年輕人也住這一帶,人氣旺,生意慢慢也好起來。”
  依附於沿街騎樓的是橫縱相間的短街雜巷,錯綜複雜的程度不亞於衚衕和弄堂,家戶窗楹上張貼著“出入平安”“天官賜福”的橫聯,門口立上“門口土地財神”的牌位,供奉土地或土地福神。據《嶺南文化地理》介紹,“越俗尚鬼敬神,此遺風在珠三角很盛,家庭供奉神祗,入門有門官,院子有天神,堂屋有觀音。”佇立的敬香悠悠燃起了一代老廣州的精神寄托和信仰。
  騎樓業主大部分都已喬遷,現居於此的大都是務工租客。街坊們習慣了舊城區的和諧鄰裡生活和臨街處騎樓群的嶺南特色,更習慣了江南大道北婚紗一條街的商業氣息,在融入現代商業文明和接受外來文化的同時,幾近完整地保留著傳統的嶺南文化和生活方式。
  站在海珠橋上望同福,人潮鼎沸,川流不息,老人家結伴穿梭在騎樓長廊,市井氣息撲面迎來,四周高樓環繞。轉身拐入某個青石巷口,看見兩位阿婆坐在石階上嘮家常,遠處傳來慵懶悠長的叫賣聲,同福路停在觥籌交錯的時空里,歷久彌新。
  回味舌尖“小嶺南”
  除了有數十年如一日的理髮鋪、鐘錶修理鋪,這裡的小吃也是老廣州的味道。領略過舌尖上的快意後,或許可以窺見同福路以往的繁華景象。
  芬芳甜品是住在海珠區的老街坊都知曉的老字號甜品屋,開業於1982年,傳統的糖不甩、麻蓉糖丸是經典食品。作為廣州老字號甜品店之一,芬芳甜品保留著各種傳統的粥粉面和西關小吃,現在也有新式甜品,迎合不同消費者的喜好。在同福路上芬芳甜品已經擴展到3間,在路一側相距不遠。
  安樂燉品也是一家有著30年曆史的老店,飽經滄桑,裡面的燉品風味十足,各式燉品都值得嘗試。說起安樂燉品,住在附近的街坊無一不曉。這間從上世紀80年代初做燒鵝起家的店鋪,後來因燒臘執照的領取問題,在1991年初開始轉型做燉品直到至今。安樂燉品藥材與食材的配伍和比例做得很好,火候準確,處理食材的手法也傳統,從掛盅的肉糜和湯水的色澤,還有處理肉類腥膻的效果就可以看出安樂老闆的功力。燉盅帶著歲月磨礪的印記,雖顯破舊,但仍是老廣心裡的原始記憶。安樂燉品店里有一口古井,開鋪時就存在。直至今日,古井的水仍可以使用。
  再往前行,經過修表鋪,看見寶玉直街往右拐就是附近街坊無人不知的森記小食店。別看森記門面老舊甚至感覺有點殘破,它可是從1946年經營至今,未曾更換過任何位置。現時已經是第二代傳人在經營。
  竹升面、牛三星、炸物等,應有盡有,同福路還有很多讓人懷念的味道。走在這條街上,你充分感受到粵味,無論是滄海桑田的故事還是經典的味蕾記憶。美食店同路邊的小縫紉店一樣,匠心獨具地存於街邊,訴說同福往事。這便是老街的魅力與情懷,也是老廣心靈手巧的傑作。
  記者手記
  這條路因人而美
  在不同的時代,即便是同一條路也承載著不同的回憶,有著截然不同的定義。
  同福路自民國初年開闢而成,當時居住在這兒的人大多是廣州的下層貧民,有上岸生活的漁工、擺攤賣香燭的小商小販,還有白天在河北工作夜裡才過渡回家的窮伙計。幾間爛屋幾件破家什,一家幾口人在“河南地”艱難地生活,“寧要河北一張床,不要河南一間房”說的就是這樣的情景。
  當時的同福路,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條艱辛之路。
  百餘年過去了,現如今網絡上流傳著一個“廣州一日游”的特別路線:從童心路出發,經教育路、執信路、文德路,拐入工業大道、寶業路、前進路,再到連新路、吉祥路、同福路,途經光孝路、多寶路、恆福路,最後抵達長壽路。用一段旅程去感悟人生,從孩童到上學、從工作到婚姻、從天倫到福壽……淡了苦味,濃了情意。
  新時代下的同福路,在街坊心中寓意著甜蜜之路。
  在記者看來,每個地方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,都離不開生活在那些地方的人。無論是站在窄巷內互相攀談的老人,抑或是坐在街內乘涼的街坊,都能在他們身上看到我們熟悉的生活印記。
  筆者走訪的這些生活在老城的街坊,雖然可能不像工作在高樓大廈的白領般光鮮亮麗,也沒有那些寶馬奔馳的交通工具代步,但他們有自己勤勞的雙手,一步一步踏實地過日子。在這樣一個浮躁且急功近利的社會裡,他們的身影讓我們覺得這個社會不是紙醉金迷,而是平淡且日復一日的回甘。
  街坊聲音
  老店不棄街坊情懷
  上世紀80年代,鳳姐和誠叔被分配到位於同福路的國營理髮店,一直乾到現在。“那時候整個海珠區有40多間理髮店,光是同福路上就有10多間。”話說當年,鳳姐覺得同福路的變遷太大,“其他老店不是關了就是搬了,周圍新開的店鋪開了又關,關了又開,生意冷清也不可避免。”她說,從剛開始的門庭若市,到現在基本維持在每天10位客人左右。
  30年間,許多老街坊已經搬離同福路,但他們與理髮店的聯繫卻沒有因此中斷。“很多街坊搬走了,還時常回來找我們剪髮。”鳳姐認為,老式理髮店有它的意義所在,“有些人找回小時候的感覺,這裡剪個頭髮,他們的子女看到,也來這裡體驗一回,有點玄妙的趣味。”
  “我們做的是熟客生意,價格低,光顧的多是街坊。”鳳姐和客人熟稔地聊著家長里短,一旁的誠叔說。近年,同福路上開了幾家新型的美髮店,潮流的裝修與這裡陳舊的裝潢形成鮮明的對比。對此,誠叔並不擔心,“因為我們的顧客群不同”。
  隨著城市的開發建設,人工、土地成本上漲,傳統老店的生存面臨嚴峻的考驗,鳳姐的態度卻出奇地樂觀。“為什麼要搬?我在這裡幹得很開心,跟街坊鄰裡又熟絡,能做下去就做下去。”沒有生意的時候,鳳姐和誠叔便翻翻報紙,看看路上的行人,東一句西一句地閑聊。在忙碌都市的快節奏腳步下,在這裡,時間仿佛停滯。誠如誠叔所言:“工作很自由,悠閑自在,最重要的是那一份街坊情懷。”
  ■分享地名背後的故事
  您是否瞭解,您身邊街道背後不為人們熟知的故事和歷史?您是否還記得,這座城市的街巷曾經帶給您記憶和感動?寫下它們吧,與我們一起分享這份記憶與情懷。
  我們期待您,與我們,與城市,一起分享您的故事。
  請@南方日報或投稿至信箱gzdmgs@126.com  (原標題:同福路 尋常巷陌 市井風情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o85xoyoh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